数字易经(丰铭揭秘)

1.今本《周易》的爻符曰“阴阳”

上图为熹平石经残石拓片图。

《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光和六年(公元183年)。今本《周易》的爻符与熹平石经《周易》的爻符一样,都是用阴阳爻表示。

作为名词的阴阳与作为思想概念的阴阳是不同的。

阴阳的本义指山水的北面和南面,后来又引申出昼夜、寒暑、天地、君臣等喻义。因词性的对立特征,在春秋末期这个中国哲学的快速成长时期,阴阳被抽象为哲学概念,用来概括一切具有对立关系的事物。

今本《周易》的阴阳爻符就是从哲学角度取意的。作为思想概念的阴阳观,在战国中期才开始进入易学,那时《周易》的爻符还不是这个样子。

2.此前《周易》的爻符称作“刚柔”

《彖传》:“履,柔履刚也。……蛊,刚上而柔下。……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

《说卦》:“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上图为马王堆帛书《周易》,该墓下葬于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

上图为阜阳汉简《周易》临卦和离卦的摹本及照片,该墓下葬于汉文帝十五年 (公元前165)。



上图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晚期楚竹书《周易》比卦和遯卦的局部截图,该抄本年代约为公元前262年±65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周易》文献。

由以上图片可见,战国后期至西汉文帝时期,人们是用一、八两个数字表示《周易》爻符。根据前引同时代的《易传》可知,当时人们称这种爻符为“刚柔”。需要说明的是,学者们认为清华简中的爻符“一”表示数字“七”,笔者认为这个论点在此也是适用的(大衍筮法七八不变也)。

从数字卦的角度看,这是《周易》爻符从数字卦向阴阳爻演变的中间阶段。“刚柔”的命名相对于数字来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意义,只是范畴不如“阴阳”那样广大。

有质疑者认为写成“八”的这个符号其实就是“- -”,只是因为竹简书写不便才加以变形。这种怀疑是不成立的,继续看图就知道了。

3.更早的数字卦包含一、四、五、六、七、八、九等数字

上图为清华简局部截图。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楚竹书,抄写时间约为公元前305加减30年。清华简中的数字卦用到九、八、一(七)、六、五、四共计六个数字。

上图为包山楚简,墓主邵佗,下葬于公元前316年楚历六月二十五日,与清华简同时代。图中爻符仅有“一、六”两个数字。包山楚简共整理出6组数字卦,涉及一、五、六、八共计四个数字。这里的“一”,也有可能是表示“七”。

与清华简不同的是,包山楚简中的数字卦是实际的筮占记录,因此具有鲜明的实占特征,即每个筮例都由两个对贞的数字卦组成,左右并列。

上两图为陕西凤雏村出土的周代甲骨数字卦六六七六六八、八七八七八五。

上图为山东淄博市高青县陈庄村出土的西周卜甲数字卦。

上图为宋《宣和博古图》南宫中鼎铭文中的数字卦七八六六六六、八七六六六六。

上图为河南安阳殷墟四盘磨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卜骨。

数字卦的出土材料有许多,以上只是线条式的列举一二。根据现有的数字卦资料,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周易》卦符的来龙去脉:

① 周易》的阴阳爻符源于代表刚柔的数字符号“一”、“八”。

②“一”、“八”两个数字符号是由多个筮数归集简化而来。

③《周易》爻符最早的形式有多个筮数,筮法决定筮数,也决定了六位数字卦的结构。

即周文王之后的64卦体系只是在概念上将六位数字卦按照奇偶原则归类简化,并没有将数字符号化,直到战国中晚期易学研究者才完成用二元爻符描述64卦的符号化工作。时代越往后,数字的抽象程度越高,卦符形式越接近最终定型的阴阳爻符(—、- -)。

4.数字卦是龟卜后期产生的新兴占卜形式

筮占是一种通过揲算来取数成卦的问卜形式,是筹算在术数中的一种拓展应用。根据出土材料以及文献推理,筮占产生于商代中期。有的学者认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了数字卦,实无可信证据也。

筹算是中国古代的计算方法之一,学者们认为约始于春秋,但是商末数字卦的出土将此时间上提了约五百年。但无论怎么推算,数字卦的产生都比龟卜晚很多。

筮占比之龟卜,有许多优越性,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占卜技术。

从材料上说,由于资源的限制,无论兽骨还是龟甲,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问卜需求。而筮占只需要数十根蓍草,并且可以重复利用,可以说是龟卜极佳的替代品种。

从方法上说,龟卜纯属机械操作,由筮法演绎数字卦,则需要揲算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数学运算能力。这种有意识利用数学运算来卜筮的方法,要比灼烧裂纹的龟卜更抽象,更具有迷惑性。

从兆象上说,龟卜的兆纹直观,吉凶意义一目了然,解读者基本是在照本宣科。筮卦的数字象征则意象宽泛,再加上数字组合繁复多变,解读者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确立易卦源于数字卦,数字卦产生于商代中期的主要意义在于排除了伏羲八卦以及六十四卦源于八卦相重这个指导了易学者两千多年的猜想。筮占得卦,完全是筮法操作几次的事,所以源于筮占的六爻卦的产生,无关后人说的那种以八卦重成64卦的逻辑推理以及以八卦得64卦的起卦方式。

5.文王定型六十四卦是数字卦发展的里程碑

筮占是根据揲算出的数字来预测。由出土资料可见,早期六位数字卦至少包含一、四、五、六、七、八、九等7个数字。这样的组合数据庞大,难以寻找规律,也不利于卦例的总结。

将天文数字的六位数字卦排列简化为六十四卦是个质的飞跃。与传统易学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文王对易卦的贡献不是重八卦,而是将数字的奇偶二元性质嫁接到数字卦中建立起六十四卦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奇偶性是数的最基本性质之一,文王利用数字的奇偶性质简化数字卦组合排列的做法,仅仅是借用奇偶二元分类的性质进行数字归类,和后来阴阳观视角下的阴阳爻六十四卦是两码事。文王的这个研究,笔者觉得可以叫“归藏法”,文王当时排定的卦序,可以叫“归藏序”。

6.八卦的产生促使数字卦向抽象符号转变

八卦体系是西周中期卜官在筮占实践中发明的,亦是对六十四卦的进一步分解和简化。

八卦将六爻数字卦一分为二,把上下三爻分别视为一个整体,其视角下的爻象只有奇偶没有数字,模糊了数字的区别,淡化了数字意象在解卦中的作用。这为后来数字卦向阴阳爻卦过渡奠定了基础。

八卦取象是对数字爻象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用三组数字组成一个形而上的哲学符号,其内涵的深刻性、推演的逻辑性以及类象的系统性都远非单一的数字爻象可比。所以从筮占技术发展的角度,八卦卦象代替数字爻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数字卦”象龟卜那样被历史淘汰也就成了自然之事。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丰铭易学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