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时间有什么讲究(老祖宗的告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有非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而丧葬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非常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先人去世,后辈需要披麻戴孝,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逝者安息,也为了庇佑子孙后代。
“百善孝为先”,丧葬文化的核心就是“孝”。不仅要在有生之年孝顺父母长辈,如果父母长辈去世的话,也同样需要“孝顺”。给父母长辈扫墓、上坟就是最直观的表现。对坟墓进行维护,不仅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也起到庇佑后代的效果。
清明扫墓的一些禁忌
清明节是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许多在外打拼的人都会回到老家给祖先扫墓。扫墓也是有许多禁忌的,比如:不能穿太过鲜艳的衣服,不能穿新鞋子,70岁的老人不要上坟,孕妇、幼童不要上坟,烧纸要一次性烧完,纸钱没烧完纸钱不能离开等等。
很多禁忌都是和健康、安全息息相关,也有一些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敬畏,都蕴含着道理。比如,不穿色彩鲜艳的衣服和新鞋子,就是对先人的尊敬。不让70岁以上老人、孕妇、幼童上坟,是为了安全,避免身体吃不消。而一次性烧完之前和之前没烧完不能走,则是为了避免火灾的出现。
扫墓不过3代,上坟不过未时
关于清明扫墓,老祖宗有这么一句告诫:“扫墓不过3代,上坟不过未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代是指什么?又为什么不能超过未时?
一、扫墓不过3代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说,清明节扫墓的话,只需要对3代以内的祖先负责就行。超过3代的祖先,基本上就不需要去扫墓了。
3代:第一代是父母,第二代是祖父母,第三代是曾祖父母。
之所以会有扫墓不过3代的说法,主要有3个原因:
1、扫不过来
之所以会这么做,原因也无可厚非。如果每一代人都需要去扫墓的话,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座坟墓,哪里扫得过来?一天扫10座坟,一年都扫不完。
2、血脉稀薄
有一句老话:“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人的寿命也就几十年,大多数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已经不容易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到祖父母这一代还是很亲近的,但是对于曾祖父母则是很多人都没见过,更别提再往上的高祖父母。
这曾祖父母这一代就差不多了,再往上就血脉稀薄。3代以内的亲戚还比较有走动,很多超过3代以外的亲戚,血缘关系稀薄,干脆都不走动了。扫墓也是如此,都不认识,就直接不折腾了。
3、坟墓都找不到
超过3代以后,后辈可能连坟墓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够去扫墓、祭拜呢?就算找到了坟墓,可能连里面埋葬的是哪位先人都不清楚。因为不认识,祭拜也不一定是诚心诚意,所以超过3代就没什么意义了。
二、上坟不过未时
这一句讲的是上山扫墓的时间,古代的计时单位是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要上山扫墓的话,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未时(下午3点)。
十二时辰:子时,23点至01点;丑时,01点至03点;寅时,03点至05点;卯时,05点至07点;辰时,07点至09点;巳时,0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为什么上坟不要超过未时呢?主要有2个原因:
1、阴气比较重
坟墓叫做阴宅,古人认为墓地的阴气比较重,白天的时候阳气可以镇压住墓地的阴气。而未时(下午3点)之后,阳气就由强转弱。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段才去扫墓的话,墓地的阴气会比较浓重。
如果被阴气入体,对身体健康很不利。所以,扫墓一般都是在9点-11点的时候进行,一般都不会超过下午3点才上山扫墓。
2、有安全隐患
因为坟墓基本上都是在荒郊野外或者山上,而古代的交通条件比较差,未时才去扫墓,一番折腾之后天都黑了。
天黑之后还要爬山涉水、翻山越岭,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安全考虑,还是早点去扫墓比较实在。
总结
“扫墓不过三代”,是告诉我们要珍惜、孝顺父母、长辈。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归于尘土,超过3代,就像是没来过这个世界。“上坟不过未时”,则是为了安全考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一定要趁早,不要等到远去才在坟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