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心肠打一生肖(哈儿司令范绍增)
1902年,四川绥定府大竹县清河镇的一户人家中,一位老人拿着个大棒子在追一个7、8岁大的孩子打。
那孩子开始还跑,但看着老人在后面追的气喘吁吁,气的说不出来话的样子后,就站在了原地。
眼看老人的棒子落在了身上他也没有躲开,不过可以看出那老人还是舍不得下狠手,棒子并没有落在小孩身上。
只是指着小孩说:“你到底能不能好好上学,好好读书?你要是再敢逃课、气教书先生的话,信不信我打死你?”
小孩听后丝毫不害怕,扬着脖子回答道:“你打死我吧,你打死我吧,我就是不上学。”
老人听后气得直哆嗦,也不管眼前这人还是自己的亲孙子,举起棒子就开始真打,孩子疼得嗷嗷直叫。
说:“就不上学”之类的话,屋内的父母听到后赶紧出来阻止,而外面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只是相互笑着说:“这范哈儿又挨打了。”(范哈儿在四川话中就是范家小傻子的意思。)
可这时候谁能想到,他们家口中的范哈儿日后却成了大名鼎鼎的哈儿司令,娶了40房姨太太,打死一个日军中将,起义后又成了老范同志,一个人就是一个传奇。
加入“袍哥”
范哈儿又名范绍增,原名范舜典,1894年出生在四川,他的祖辈在当地混得不错,到了他父亲的时候范家已经成了一个富庶家庭,父亲范先级是当地的一个乡绅。
范绍增出生的时候家里人都非常高兴,特别是他的祖父,毕竟老范家后继有人了。
可随着范绍增逐渐长大,当地人都知道他不学无术,上学的时候不仅经常逃课,有时候还把教书先生给直接气走了,他祖父恨铁不成钢,隔三差五就打他一顿。
不过范绍增这人也不算坏,起码没有仗着家庭欺负同龄人,甚至有时候还打抱不平,所以当地人倒是称不上多么烦他,他自己其实也算孝顺,从开头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慢慢的大家就叫范绍增范哈儿,也可以理解为地主家的傻儿子,配上他胖胖的体型,这个称呼还真有几分贴切,但范绍增可未必真是个傻子。
因为家里有钱,范绍增经常去附近的茶馆里面听评书,他对于《水浒传》、《七侠五义》中的内容非常喜欢,常常听得拍手叫好。
慢慢茶馆中的大人也知道范家的小孩喜欢听评书了。其实范绍增喜欢的哪里是评书,而是其中那些行侠仗义的故事,他有时就向往着自己能和书中的人一样,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后来随着清政府的倒台趋势越来越明显,全国各地基本上都乱了套,四川也不例外,什么地下势力、土匪势力、当地的和外来的兵痞把四川搅得民不聊生。
范绍增的爷爷就想,让这孩子读书是不现实了,乱世之中活下去最重要,那就先给他找一个靠山吧!于是在范绍增13岁的时候给他送进了“袍哥”里面。
袍哥的正式称呼是“哥老会”,属于四川当地的一种民间组织,一度和青帮、洪门这种黑道巨头齐名。
袍哥当时在四川本地发展得很好,人数众多,同时他们中虽然也会发生杀人放火之类的恶劣行径,但大体上袍哥的人还是属于那种急公好义的,里面的人大多比较讲义气。
一方面满足了范绍增自己的内心需求,另一方面祖父也不用担心范绍增日后受欺负没人帮忙了。
这范绍增看着人挺胖的,还有点憨,但实际上机灵着呢。
进入袍哥后很快认识了张作霖,当时张作霖是大竹县也就是范绍增老家那里的袍哥首领,也是同盟会的会员。
范绍增一直帮张作霖呐喊助威,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不慌不忙,能随机应变,深得张作霖喜爱,还介绍他加入了同盟会。
1913的时候袁世凯妄图称帝,张作霖带领手下的兄弟们参加反袁行动,失败后被迫去了渠竹,他在那里通过抢劫得来的财物招兵买马。
范绍增给他当总管事,这一段时期里对范绍增的锻炼是非常大的。
后来张作霖被拥护袁世凯的川军袭击,范绍增只能带领一部分人马跑出来继续反抗袁世凯。
对范绍增来说,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并没有什么大局观,也没有什么大义,只是凭借着心中的那一口义气在被动地做着这些事情。
张作霖赏识他,他就报答张作霖,张作霖要反袁,那他就跟着反袁,除了见识和为人处世上的一些成长,范绍增思想上的改变并不大。
1916年范绍增参加渠县一带的讨袁起义,后来被颜德基收编当营长,驻扎在夔府,两年后又当上了团长。
不过范绍增这团长当的十分憋屈,因为夔府中足足有三股势力,他遭到了另外两股的排挤,后来干脆被打出了夔府,这可把范绍增气坏了,一直想着要报仇。
范绍增用手里的钱财和人脉纠集了2000多号人马,但这2000人虽然不是老弱病残,却也都是残兵败将加上土匪流氓,跟着范绍增纯属是为了那点军饷。
范绍增对此看得非常明白,他和底下的人说道:
“我知道你们为啥来这,也知道你们都是啥人,但是我只要打胜仗,割下来敌人的一只耳朵,赏50大洋,杀死一个人,赏100大洋,打仗之前我让你们抽大烟抽个痛快,谁要是立了大功,你一个月的烟草我都包了。”
这话一说,底下的士兵们双眼冒光,他们不是正规部队,可驻扎在夔府的其他人不也都是散兵游勇吗,所以打起来还得看谁敢玩命。
最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范绍增带人打了回去,抢回来上千件的枪械,在那之后,他就一直带着人在酉阳一带活动。
1923年杨森回到了四川,他在同盟会的资格比范绍增要老,手里面的势力也很大,听说了范绍增这个人后,就把他收编了。
第二年范绍增成为了杨森手下第九混成旅的旅长,由于他打起仗来不要命,对手底下的人还好,所以屡建战功,杨森对他也非常器重。
但这个时候范绍增打的仗都是内战,军阀混战,无非就是为了一了地盘,而四川这里又非常特殊,别的军阀都是一个人占据好几个省的地盘。
但四川这最多的时候号称八大军阀,不少军阀都占领过成都,可却没人能统一四川,所以无论怎么打,受苦的都是四川的百姓。
范绍增这个人很仗义,还有着侠客心肠,所以看到自己家的老百姓受苦后他非常不忍,时常怀疑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打仗。
可乱世之中范绍增做不了太多,更何况生活在各种军阀的大染缸之下,有些事情范绍增慢慢的也认为是应该的。
1925年杨森妄图以一己之力统一四川,最后却兵败下野,他离开四川之前把一部分士兵交给了范绍增,希望以后自己回来的时候还有资本东山再起。
范绍增为人忠心耿耿,在第二年杨森回来的时候一条枪也不落地把所有势力还给了他。
这时候范绍增身上可圈可点的只有两条,第一条是忠心,第二条是讲义气。
可老百姓对他就算不是恨得咬牙切齿,也绝对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这和范绍增当个大侠的梦想可是相去甚远,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何况这时候的范绍增还没到醒悟的时候。
风生水起
1927年年底杨森因为范绍增发展袍哥势力开始怀疑并想除掉他,好在范绍增朋友多,提前得到消息逃走了,几经辗转之后,他又投靠了刘湘——当时四川最大的一伙军阀势力。
1931年刘文辉接到了任命到四川当主席,可这任命其实就是一张废纸,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手下没人没抢,刘文辉到了四川说话也不好使,偏偏这人也不安分,他就想着用金钱收买范绍增。
刘文辉出手非常阔绰,直接给了范绍增50万大洋,前面说过范绍增为人忠诚,对杨森是,对刘湘也一样是。
他一边笑呵呵地收了钱,另一边转头就把事情和刘湘说了,问他应该怎么办。
刘湘一看范绍增这么多钱都没被收买不由得非常高兴,又给他出了一笔钱,让他去上海好好玩一玩。
去上海之前范绍增先来到了重庆,买了半条大街让人给他修建一所庄园,然后到上海开始吃喝嫖赌,在这期间,由于他性格豪爽,认识了杜月笙、张啸林等一众大佬。
不仅和杜月笙拜了把子,还让“仁社”的老大张锦瑚收为了关门弟子,混得风生水起。
上海玩得差不多后范绍增又回到重庆,临走之前杜月笙送了他一个营的英式装备,在重庆范绍增经媒婆介绍足足纳了40房姨太。
在这建的宅子被称作范宅,据说比《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还要气派豪华。
这个时候的范绍增已经是年近四十,他可以说把能享的福都享了,慢慢开始感到内心空虚,总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
范绍增知道岳飞的一句话叫:“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
咱们不知道岳飞本来的话是什么意思,反正范绍增的理解是武将不怕死那贪财好色应该没啥吧,更何况李鸿章也说过当兵的其实都好色。
所以范绍增对自己捞钱、好色的行为并不以为然,直到心中的困惑越来越大,可惜的是并没有一个人告诉范绍增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这个时候范绍增由于势力太大被刘湘明升暗降,成了副军长,但手里面却没有实权,他对刘湘恨得咬牙切齿,但也懒得费尽心机报复他,只想要去战场杀鬼子、保家园。
于是范绍增来到了来到了上海担任十一兵团副司令,上海被日落攻占后,范绍增和大部队撤到了汉口。
在这之后,范绍增由于揭发刘湘被蒋介石提升成为了八十八军的军长。
可我们知道蒋介石只对嫡系好,对范绍增这种只是给了个名头,至于人手和武器是什么也没给,让范绍增自己看着来。
范绍增没有灰心,毕竟他当初就能拉起来一支2000多人的部队,现在地位比以前高,钱也比以前多,还愁人吗?就这样没多久范绍增在四川拉起了四个团的人马。
当然质量就参差不齐了,和正规军更是没法比,同时武器装备也十分简陋。
范绍增找到了自己的一个朋友——一家武器修理厂的厂长,他拿出了半数以上的修理费来修理武器。
然后和士兵们说道:“咱们过去打仗都是打内战,打来打去反倒是把百姓打得民不聊生,现在咱们是打侵略者,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和你们一起把狗日的打回他们老家去。”
一心为民
在这以后,范绍增虚心向八路军学习如何治军,如何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他本人还特意跑到了重庆去请教周恩来如何打胜仗。
周恩来对范绍增说:“你们能在前线打鬼子说明你们是爱国的,但你们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到底在为谁打仗,到底为何要当兵。”
范绍增听后一愣,为啥打仗?为啥当兵?对此他想得一直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还能有什么用?
而今听周恩来这么说,范绍增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思想可能是错误的,不由得做出洗耳恭听状,希望能从周恩来这里得到新的答案。
周恩来说道:“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让百姓们不在受欺负,当兵也是一样,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的百姓,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
范绍增听后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以前看到百姓受欺负虽然很难受,但慢慢地也习以为常。
因为他认为自己无法改变,但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不过是小义,心怀天下、为国为民才是大义,他以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回到部队后范绍增给士兵规定了“四大纪律,十二项注意”。由他自己带头实施,在这之后,范绍增的部队成为国民党中少有的守纪律的部队,百姓对他们也开始称赞起来。
本来对于范绍增的记录很多人是不服的,毕竟他们当兵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横行霸道。
可当百姓中的妇女主动给他们缝衣服时、老人主动给他们送鸡蛋时、小孩看他们的眼中有崇敬有加入的渴望时,所有人一瞬间竟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他们终于知道了当兵为了是什么。
不少人都说:“以前没当过兵不知道,现在看到百姓们这个样子,为了他们死,我死而无憾了。”
在正式抵达前线之前,范绍增说道:“我前半辈子一直在打内战,现在我要为了国家,血战到底。”
虽然武器装备上88军依然落后于日军和不少国民党军队,但在思想意志上这支军队已经走在了前面。
1939年,范绍增带领部队来到江西和日军作战,第二年夏天又来到浙江继续作战,日军第22师团指挥两万多的日伪军像范绍增部发起进攻。
战士们由于离乡太久,敌人人数众多,不由得有点害怕,范绍增知道后不顾士兵阻拦,亲临一线。
范绍增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抱起机关枪冲在前面和日伪军打了起来,手底下的将士们一看当即军心大振,最后成功击败了日伪军,还收复了余杭地区。
国民党军政部对88军进行了嘉奖,还把他们升为了可以统辖三个师的甲种军。
第二年春节的时候百姓们前来慰军,这把范绍增高兴坏了,他说到:“这回打日本人,要是没百姓们是打不赢的,下次打鬼子要是打不好,老百姓就得向我们88军吐口水了。”
而范绍增之后的表现非常好,他和日军第十五师团作战时直接把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给炸死了。
要知道日军的陆军部队创建以来,这是第一次有在职的师团长阵亡,全国各地的抗日势力听说后人心大振,范绍增的名声也响遍全国。
后来范绍增带着部队来到了江西广丰县,当时有一伙日军正在屠杀百姓,他看后气的破口大骂,让手下拉开迫击炮朝着那伙日军轰去。
其中有一个日军军官骑着高头大马指挥部下杀人,炮兵直接朝他一炮打了过去,后来发现这人竟然是日军的一个少将旅团长。
慢慢的88军已经是全国闻名,部队战斗力更是首屈一指,但范绍增到底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人马,因此被蒋介石排挤,升为一个没有实权的副总司令,范绍增一气之下回了重庆,内心对蒋介石失望到了极点。
在重庆的时候范绍增和章伯钧、杨虎等人来往密切,修建产生了反蒋的思想。
同时虽然手下没兵不能在前线抗日,范绍增却成立了一个“益社”,他凭借自己的关系和能量多次和中共地下党组织联系,把不少药物送到了苏北解放区。
1938年范绍增成为国民党的国大代表,蒋介石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希望让孙科当副总统,他就和范绍增拉票。
但范绍增是何许人也,他根本不给蒋介石面子,告诉他自己已经答应了李宗仁要支持他,气得蒋介石火冒三丈,一度要把他抓起来,不过范绍增朋友众多,提前得到消息跑掉了。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屡屡失利,蒋介石没办法只能希望能让范绍增重掌部队,帮助他抵抗共产党,但范绍增是什么性格?他又怎么会再帮助蒋介石呢?
所以收到命令后,范绍增在渠县拉起了一个纵队,但实际上却是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感召下答应反蒋,并于1949年12月正式起义。
对于范绍增共产党也没有亏待他,按照正规流程整编了他的部队,任命他为第50军的“高参”和第148师的副师长。
范绍增本人积极响应共产党一夫一妻制的原则,把所有的姨太太都休了,只留下了原配妻子陈文兰陪自己继续过日子。
1953年,政务院看范绍增本人很喜欢体育,就任命他为河南省的体委副主任,这可把他高兴坏了,现在的郑州体育场就是范绍增在任时期修建的,气势恢宏,可以容纳上万人。
1977年3月,范绍增在郑州去世,享年83岁。
范绍增年老退休后他回到了老家,不少人都认出了他并笑着和他打招呼,有人叫他“范哈儿”,有人叫他“哈儿司令”。范绍增对此哈哈一笑说道:“我叫范绍增,现在大家就叫我老范同志吧!”在这之后,老范同志这一亲切的称呼就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