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梦见杀猪(中国最敢说的人)

“315晚会”落幕了。


除了留下几条热搜,一些现场视频,似乎没有更多后续的讨论。


Sir也无意评论。


但“315”今天的境况,倒让Sir想起前段时间有个一闪而过的微博词条:


#《焦点访谈》变了#


网友看见后,是熟悉的错愕:


啊?


还在播?


还有必要播?


Sir于是点进央视《焦点访谈》主页,节目确实仍在更新,选题固然不再像以前,但也能找到一些我们关心的民生话题、调查报告。


△ 图片来源:央视网


当然,网友的感受无可厚非。


在Sir看,一档诞生初就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节目,自然有属于它的生命周期。


而之所以我们现在仍对某种过去的消逝感到唏嘘。


正因为。


曾经,这些节目确实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焦点”。



01焦点战场


《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开播,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开设的一个新闻评论栏目。


每晚19时38分播出,时长在15-17分钟(2013年前为15分钟,2013年后为17分钟)。


短小精悍,但一度流量火爆。


以前要问《焦点访谈》有啥特点,大家都能抢着回答:“敢说”“让观众服气”“焦青天”……


很多观众将栏目当成了发声平台,那段时间,《焦点访谈》平均每天都能收到数千条观众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关注度从哪来?


首先,没别的技巧:


拼来的。


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当时还是记者二组的制片人梁建增说:“4月1日,在西方是愚人节。巧合的是在这一天我们中国开创了一个‘以事实说话’的节目’。”


事实谈何容易。


即便是央视,即便有资源支持。


当时《焦点访谈》的记者们,为了一句“事实说话”,依然撞得头破血流。


这是一份极危险,也极考验责任感的工作。


记者,需要亲自到调查的地方,暗访、取证、调研,然后报道。


调查前谁都并不知道会惹上什么人。


Sir就说一个例子。


稍微年长些的毒饭应该记得:


沈阳“白玫瑰事件”,当时家喻户晓的案件。



2000年3月,记者喻晓轩、摄影记者王守诚来到沈阳白玫瑰美容保健品公司,就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采访他们的董事长姚志萍。


采访过程中,喻晓轩提出了这家公司美容保健产品批号的问题,还拿出了关键证据——一张姚志萍属下公司内部的质检单。


姚志萍看到这份不该出现的内部资料,当下恼羞成怒,命令手下“看好”两名记者,并强迫他们交出录像带,还进行了搜身。


两位记者被“扣留”四小时左右。


而正当法院对姚志萍等涉案人员进行审理时,姚志萍拿出一张收据,指控喻晓轩这几位记者敲诈他,只要他出一百万人民币,记者就可以既往不咎。


一时间,都在传《焦点访谈》记者涉嫌“敲诈”。


经过几个月的侦查取证,同年12月1日,才终于真相大白:沈阳白玫瑰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志萍等十人涉嫌非法拘禁、非法搜查、诬告陷害。姚志萍被执行有期徒刑一年。



除了采访当下会遇到的危险,报道过某些危险案件的记者,还可能遭到歹徒的报复。


2001年5月,记者再军出差广州,在酒店房间接到一个要请他吃早茶的电话。


一阵询问过后,他也没打听出对方是谁。凭着职业敏感度,他赶紧找酒店前台确认接到的是外线电话还是内线电话。


结果是内线电话——对方就在酒店,却不直接找他。


再军再看了一眼手机号,发现是厦门一带的——正是自己三年前(1998年)暗访过的一个走私团伙所在的地方。


没错,1998年,再军和摄像记者白河山曝光了这个厦门走私团伙,他们被警方抓获判刑后,三年,正是刑满释放的时期。


他们顺着当时记者留下的手机号码,谋划了一场复仇。


万幸的是,再军记者逃过了一劫。


他后来感慨说:“现在想,真的很后怕,但是我不怕,作为一名《焦点访谈》的记者,痛苦是一定的,危险也是必不可免的,这一点我不想隐瞒。《焦点访谈》的正义,其对丑陋事物的批判意识是我的所爱,既然是你的所爱,那么即使有痛也是快乐的,我愿意为它付出一切,包括生命。这是发自我内心的一种情感。”


△ 这也成为了当时的新闻


这便是当时背后撑起节目的那一群人。


也是当时中国最顶尖的一群媒体人。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


《焦点访谈》脱胎于《东方时空》旗下的一个栏目,叫《焦点时刻》。


创始人是一帮30来岁的年轻人。


孙玉胜、童宁、时间、梁晓涛、王坚平、张海潮、孙克文,平均年龄只有33岁。


他们被称为“东方时空七君子”。


当年放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舒适宽广的大道:


用央视已有的内容做一个新节目。


但很快就被否决。


当时我们也都是三十岁上下的热血青年啊

怎么甘心说把你原来做的东西

我们编编就开始播出呢?


△ 来源:纪录片《点燃理想的日子》


另一条是荆棘丛生的窄路:


做一个完全不同的原创节目。

我们的想法是,不要做一个替代别人的栏目,而要做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栏目。


孙玉胜《十年》


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这才有了后来的《东方时空》,以及《焦点访谈》。


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卡波尔说过:“对于记者来说,如果相片不精彩,那是因为你离战场太远。”


那么对于“焦点”的记者来说。


他们不过是从一个战场,走向了下一个炮火更猛烈的战场。



02焦点人物光靠记者去拼,始终坚持不久。

《焦点访谈》在当年能够如此成功,除了记者付出的心血,还有节目领导顶住压力的胆魄。


现在很难想象当时节目组遇到的阻力。


《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敬一丹曾说:“现在,舆论监督类的节目几乎无一不遭遇说情,说情已经从熟人老乡出面发展为组织出面,制片人、台长不得不用大量精力应付说情,有的节目就在这种环境下夭折了。”


比说情更严重的,是威胁、利诱或压制,甚至还有一些握有相当大权力的部门为了不被曝光不法行为,诬陷记者,混淆视听。


2000年3月。


某省发给主管机关发了一份传真电报,反映记者再军、白河山在采访期间,有违反新闻记者新闻道德,找按摩小姐。


舆论瞬间吞噬了这个小小的节目。


中央电视台赶紧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这次事件进行调查,终于在2000年4月28日提交了极其详尽的《调查报告》,还了两位记者清白。


△ 图源:央视网焦点访谈栏目


三翻四次的意外,也在倒逼节目组提升业务能力。


只有掌握更多事实,更有力的证据,才有与恶行叫板的底气。


2010年3月,《焦点访谈》报道陕西毒奶粉事件。


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对全国乳制品行业的排查和对三聚氰胺超标奶粉的追缴都变得越发严厉,本以为毒奶粉事件不会再重蹈覆辙,结果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又出现了陕西毒奶粉。


《焦点访谈》的记者到当地进行调查,发现质监部门的解释和事件关键人物马双林的说法有出入。


△ 质监部门的解释


于是记者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发现渭南市质监部门对这次毒奶粉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在生产环节的监督出了疏漏,发现问题后又妄图隐瞒真相。


至此节目才得以揭露事件全貌。


△ 《焦点访谈》官网的文字版报道


除了监督权力,《焦点访谈》还利用自己的平台,做科普、祛魅的工作。


2013年,“气功大师”王林成为了“全民偶像”,很多人被骗了大笔钱财,但依然对大师执迷不悔。


民间流传着大量王林的传说——空盆变蛇、在监狱中召唤食物、带着狱友逃狱、用气功治好癌症病人……


《焦点访谈》决定做一期节目,揭开王林的真面目。


记者们几经辗转,却没能采访到王林本人。


不放弃。


曲线救国,他们干脆自己找资料、做实验,用科学的方法戳穿了王林的“戏法”。


空盆变蛇?《焦点访谈》找来魔术师解密其中的原理。



逃狱?记者联系到曾经在南昌监狱工作过的医生王华庚,问出了真相——逃狱确有其事,但和神功无关,是洗脑了一个监狱管教才得以逃出去。


至于用气功治疗癌症?


记者去调查他书中所说的“辽宁沈阳千岩寺一位患肝癌净光法师”,发现,辽宁沈阳根本没有千岩寺,只有青岩寺,而净光法师更是查无此人。



除了厘清真相,《焦点访谈》的报道在最后还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提醒全社会反思。

除此之外,这事也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

比如王林以前就有犯罪前科,犯的还是诈骗罪,但为什么还能红起来?

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相信?

这些年来很多红极一时的所谓大师已经被打下神坛,甚至走进囚牢,但为什么这些大师还会前赴后继,层出不穷?

这些现象值得思考。


再多的例子Sir就不赘述。


从“公款出国游”,到暴利药价,再到教观众如何分辨手机中的收费陷阱……从政府监督到揭露骗局再到常识科普,曾经的《焦点访谈》真正做到了站在百姓的角度,为民发声,为民谋利。


2004年,《焦点访谈》出了一份10年述职报告,列举了一系列做过的重要节目。


现在看,这群人的确没有食言


一档“不可替代”的新闻调查节目。




03失焦时代


从1994年至今,焦点访谈经历了多次改版,官网地址也更改了很多次。很多2011年以前的内容,在官网只能查到文字版报道。△ 2008年的一些标题是的。《焦点访谈》不是第一次“变”了。甚至在主持人敬一丹的两段对话中,我们很早就能看出这种改变背后的无奈。2003年,敬一丹说:

《焦点访谈》并不是让人开心、舒服的节目,它是给人痛感和警示的节目,它对社会的意义,就如同让人对自己身上的疥疮保持痛感,进而保证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焦点访谈》保持特有的栏目特色,是百姓所希望的。


到了2014年。


作为前主持人,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并没有回避:“1997年前后的《焦点访谈》是有锋芒的,现在变成了‘你懂的’。”


那现在呢?


我们为什么又尤其怀念《焦点访谈》了呢?


在Sir看。


比“你懂的”更危险,或许是无人在意。


改变背后固然有环境因素。


但仔细想想。


今天,那些尝试以专业角度提出问题,讨论社会议题的人。


他们说的话,多少人认真听了?


他们又因为这些话获得了什么?



当舆论在意的不再是真相本身。


而是真相背后有可能代表的阵营、立场、导向……


当我们总是过于轻易地对尖锐的追问,刺耳的观点,打上不利和谐的马赛克。


无法避免,我们终究走进一个焦点模糊的时代。


走进风暴最中心之前,我们必然身处混沌之中。


好。


打住。


更多的话,不言而喻。


但Sir始终不认为,一档节目的改变就意味着现状有多糟糕,毕竟真相与理想永远会遇到各种阻碍,但每个时代都不缺少追寻它们的人。


举个好玩的例子吧。


Sir试着在豆瓣搜《焦点访谈》,发现没有条目。


意外收获


搜到了一档陈佩斯主创,模仿“焦点访谈”的小品喜剧,叫《热点访谈》


伪纪录片形式,讽刺拉满,放在今天看依然有滋有味。


陈佩斯在小品里,时而西装革履演主持人,时而拿起麦克风扮调查记者。


这是一个“科技与狠活”的案件。


某地发现注水猪肉泛滥。


于是陈佩斯带着摄像深入走访调查。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杀猪的。


三代祖传杀猪户,附近村民都找他,技巧出神入化,据说一头猪别人杀完100斤,经他的刀,能剩150斤纯肉。


怎么做到?


记者一进门,屠夫在杀猪,注水的漏斗明晃晃挂在柱子上。


△ 这杀猪的眼熟不?


李屠夫表示这不让拍,还要轰人走。


陈佩斯话锋一转:


我们不是工商局,不是调查注水肉。


我们就想知道你怎么致富。


这么一说,屠夫噗嗤笑了,对着镜头框框把给猪肉注水的技巧全抖落了出来。



第二个采访对象,当地乡长。


乡长一听到是电视台的,喜气洋洋地汇报了去年生猪生产的成绩。


去年这个猪肉生产量是2421吨

今年哪,我们全乡普及了小李庄的先进经验

在生猪存栏数不增加和投放饲料不变的情况下

直接增长猪肉1000多吨



谁让你说这些?


记者赶紧拉回话题——乡长,注水猪肉咋回事?


乡长早有准备,大手一挥,指向对面:


不归我管!


找李书记去!


镜头转向第三个采访对象,分管打假的乡书记。


书记严阵以待,整了整衣领,示意好镜头方向,开始发言:


首先,要大力宣传上级的政策,逐户落实,让政策深入人心

第二,我们要堵住注水肉的渠道,主要是把好冷库这一关

我们一共从冷库里清除了3400吨注水肉,责令冷库领导做出深刻的书面检讨



注意细节


乡长刚说,今年猪肉产量3400吨。


书记又说,今年处理掉的注水猪肉也是3400吨。


薛定谔的猪肉?


感情今年就没产过猪肉呗?


不不不。


想简单了。


节目最后,屠夫一兴奋,不小心道出玄机:


你们这些书呆子,夏天一定得送冷库。

这什么季节?

滴水成冰!

挂在这一会就冻上了!


至此。


该注水的继续注水,该生产的继续生产,该打假的继续打假。


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大家都得到了一面值得炫耀的锦旗。


科技进步开新花

打假先锋

先进户



哦不。


还有“第四面锦旗”


陈佩斯再次换上西装,回到演播室,对这期节目作出总结陈词。


背景一片鲜红。


主持人面对镜头,微笑着,郑重地说道:


听到书记这番话

才使我们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

注水肉的渠道总算被堵住了

从此市民可以吃到放心肉了

谢谢收看我们的节目

下次节目再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K梦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毒舌电影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