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是什么日子?(我在朝鲜见到的彭德怀)
01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志愿军司令部
1951年的10月25日,我被分配到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处电台做无线电通信工作,1956年4月离朝回国。在朝鲜废弃矿洞里的一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战地工作和生活期间,我数次见到我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有了面对面和他交谈的机会。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彭德怀(以下简称“彭总”)带了一个秘书、两个警卫员乘吉普车,跟在通信处运载通信设备的卡车后面驶过了鸭绿江。
到达朝鲜,在与金日成会晤后,彭德怀下令于咸镜北道一个名叫大榆洞的山沟里组建了志愿军司令部(以下简称“志司”)。随着朝鲜战争形势的变化、战线的移动,志司的驻地也多次转移,第六次迁移于1951年8月来到了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
桧仓郡在朝鲜中部,距平壤约一百公里左右。司令部就设在桧仓郡一条主山沟内废弃的大矿洞里,矿洞前面有块数百平方米的平地,用矿渣铺就。我们的电台分别架设在距司令部大矿洞两百到三百米高的山腰间的几个小矿洞里,我们到伙房吃饭或到会场开会时要从司令部洞口或附近经过,因而我们有幸能经常见到志司首长们。
1952年初春的一个早上,我在狭小低矮、空气潮湿混浊的小矿洞里的电台机房值完大夜班后,走到洞口的平台上活动身体,贪婪地呼吸着清晨山野里清新的空气。我低头向山坡下俯视,只见在那条冰雪尚未融化的通向我们电台方向的羊肠小道上走来了三个人。
为首的人穿着军装,弯腰弓背、一溜一滑地努力攀登着,其身后不远跟随着两个警卫员。我猜测是某位首长到我们电台来了,于是马上跑到矿洞里向台长报告,台长和我立即出矿洞相迎。此时那位首长已走上平台,两位警卫员就在附近山间小道上巡视。行过军礼后,我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感觉这位首长很面熟,好像在哪里见到过。再定睛细看,这不是我们分配到司令部工作后一直盼望见到的彭总嘛!虽然不愿意离开,但考虑到首长与台长谈话可能涉及到机密,我转身回避。就在我向后移步欲离开之时,彭总出乎意料地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小同志,莫走,一起聊聊,没有关系!”于是我就后退一步,站在一旁听台长向彭总汇报。
1953年7月彭德怀在开城前线视察
彭总从国内外形势说起,谈到通信工作的重要性。他说:“你们通信工作很重要,是我们司令部的‘耳目’和‘口舌’。我们向毛主席、周总理、中央军委汇报军情,他们下达的命令和指示,以及志司向下属的兵团、军、师下达作战命令和指示,他们向志司汇报的军情主要都是通过你们电台的工作来完成的。通信工作对战争的胜负有着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所以你们要千方百计保证通信联络的畅通!”台长当即向彭总表示:“一定更好地完成通信任务!”
彭总到机房察看了通信设施和设备,到矿洞内的宿舍询问大家的生活情况。当他发现机房里备有为设备保暖的电炉时,他说:“你们夜间值班很辛苦、也很冷,可以用电炉取暖,切莫用木炭烤火,容易中毒!”他解释说:“我们的大矿洞也很冷,警卫员为我在办公室生了炭火。矿洞里本来空气就不好,不易流通,结果我烤炭火中毒了,不舒服了好几天,今天刚好了一些……”
彭总在电台视察谈话近两个小时,离开之前,他和蔼地问我: “小同志,今年几岁?”我答:“报告首长,今年十八岁。”他说:“很年轻,要好好工作、努力学习!”我答:“是,一定按着首长指示去做!”
彭总准备离开平台下坡时,台长和我准备送他一下,被他婉拒了。
本文主人翁周世恺1953年冬摄于朝鲜平安道桧仓郡
02听说有些部队断粮,彭总向洪学智发了火
我在朝鲜见到的彭总,古铜色的方而略带圆型的脸上,刻下了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风霜痕迹。在饱满的天庭和浓眉下,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显示着深遽、坚毅的眼神。时年虽已逾半百,双鬓已有银丝,但腰板挺直、精神饱满、说话声音洪亮。他谈到高兴的时候,那严肃的脸上,会露出慈祥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既可敬又可亲的长者形象。
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彭总在朝鲜每餐吃的是荤菜、素菜、汤、饭各一小碗,一小碟豆豉,几片烤馒头;睡的是行军床,旧军毯、旧军被各一条。
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员看到彭总这样俭朴的生活,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对彭总说:“您日以继夜地为朝鲜战争、为千军万马操劳呕心沥血,这点营养是不够的。”彭总说:“我有胃病,这样吃着舒服,更何况前方的战士又在吃什么?”一番话下来,这位工作人员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在发动第五次战役前夕,彭总和几位副司令员等一些首长正在吃饭,席间加了一个朝鲜有名的酸辣白菜。就在相互愉快的谈笑着、吃着的时候,机要员送来一份电报,是所属某军发给志司的。内容是该军的有些部队已断粮饿肚,有的部队用毛巾等日用品向朝鲜当地老百姓换小鸡、酸菜吃。
彭总看完电报,心里非常难过,愤怒地把筷子一摔,对主管后勤供应的洪学智副司令员说:“老洪,你怎么搞的,部队战士没饭吃饿肚子,我们这饭能吃得下?”洪说,不可能,至少可吃三五天。
此事经几位首长商量后,连夜派员去该军调查。该军政委说,粮食够吃三五天。只是部队到驻地后用毛巾跟老百姓换东西吃,我是怕部队犯纪律,向上级反映情况,起草电报的人没有把问题写清楚。
志司派去的同志说,部队违反纪律和没有粮食吃,这是两回事!你们这样一报,彭总急坏了,连晚饭也没有吃!于是他连夜返回志司向彭总报告,彭总这才心中有块石头落了地,并指示他立即向洪副司令报告。
第二天吃早饭时,彭总对洪学智说:“昨晚我向你发火了,我错了!还是你了解情况,你说得对!”
彭总关心战士的疾苦,对下级反映的问题均能及时认真地处理,这些志愿军上下各级领导都是很清楚的,对他的工作作风也是非常钦佩的,所以这件事也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彭总原来是抽烟的,每月由公家发三条烟。他说,这也是浪费,并关照身边工作人员,今后不要再为他向供应部门领烟了。不仅如此,他还为戒烟一事专门召开了一次身边工作人员会议,建议他们也戒烟,同时把戒烟节约下来的津贴寄回家去,改善家里的生活,减轻国家负担。
虽说我们通信兵在朝鲜基本生活所需是有保障的,但生活还是很艰苦。比如主食是祖国东北产的高粱米,熬粥还容易喝;若是煮饭,我们南方人是难以咽下去的,如果不吃就只能饿肚子。
有一次,大约是我入朝几个月之后,我们竟意想不到地吃到了罐头红烧鸡。在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之后,一起到伙房向高班长询问红烧鸡的来历。高班长说,那是前几天,彭总去大会场开会路过我们的伙房,进来揭开锅盖仔仔细细看了一下。在一大锅的汤水中,发现只有几片萝卜,他皱了下眉头问高班长:就这些菜?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他不高兴地走了。
大约过了三四天,后勤供应处的同志送来了一箱罐头红烧鸡。高班长说,送罐头的首长一定是彭总,因为最近没有其他首长来过!美味的红烧鸡吃进了肚里,彭总的关怀我们记在心中、暖在心里!
彭总平易近人,不摆架子,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对战士的关心经常体现在小事上。
1952年春,我们电台在矿洞口搭建掩蔽部,所需圆木都从其他山沟里扛抬上来的。
一天在电台值机之后,我与一位战友到志司附近另一条山沟里去扛圆木。由于圆木较粗大,我们扛到志司矿洞前平台上坡时,实在太累扛不动了,就放下木头坐在坡上休息。
正在此时,彭总和二位警卫员正从相邻山沟的大澡堂洗澡回来了。
彭总见我们正在休息,微笑着说:“累了吧?”说着就走到圆木的一端,又示意一位警卫员到另一端,他弯下腰准备扛起来,我们见状立即跑过去抢着劝阻;另一位警卫员也即跑过来拉开彭。,彭总说我想试试有多重。二位警卫员不由分说扛起来就走,一直扛到志司矿洞口,才终于被我们抢到手、扛上山去了。
志愿军战士在用圆木构筑无敌坑道
03“老夫今天算是捡了一条命”
在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上,特别是在战争初期,由于敌人有强大的现代化的空军,几乎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不仅对我军前沿阵地而且对后方运输线、仓库、居住区甚至是山沟农村都进行狂轰滥炸。
志司是高级军事指挥机关,彭总作为最高统帅,为了便于指挥作战,他尽量把作战指挥部设在距离前沿阵地近一些的地方。但是这样一来,遭到敌机轰炸的危险也就大了。
1950年11月间,当时志司驻地在朝鲜西北部咸镜道大榆洞的山沟里,驻地附近上空敌机活动频繁。志愿军几位首长为了彭总的安全,特地专门联名向中央军委、毛主席专电汇报,并立即得到北京电复批示,责成志愿军党委注意防空,并要对彭总安全负责。志愿军党委责成洪学智副司令员负责彭总的安全。
1950年11月24日下午,在大榆洞志司上空,有数架敌机往返盘旋、侦察然后离去(据事后分析是敌人发现了目标,但未悉是志司)。志司领导估计敌机发现了目标,敌机25日上午可能又会来骚扰。于是首长下令,各单位务必于25日拂晓前早餐完毕疏散到各自防空处的岗位上工作,注意防空。
洪副司令员早就把彭总用的指挥作战地图挂在一个天然洞里。7时许,洪到彭总办公室请他到天然洞里去办公开会,商讨发动第二次战役的相关事宜。彭总倔强地说:“我不走!”耐心劝说仍不行,洪副司令就不顾彭总发脾气,硬是拉着彭总出门走向天然洞,并命身边的工作人员将彭总的办公用品、生活用品、行军床统统搬到另一个洞里。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彭总要工作人员到洞外办公室去看看,问问值班参谋前方有什么新的战况,这时上空有两架敌机飞过,逐渐远去。忽然间,又有几架敌机飞了过来,就在彭总办公室上空掷下了成吨的凝固汽油弹。而此时,毛岸英和参谋高瑞欣就在办公室里。
顿时,办公室及附近一片火海。办公室内两个警卫员跑了出来,其中一个脸部被烧伤,而毛岸英、高瑞欣却不幸牺牲了!
彭总闻此噩耗,赶到现场时已站立不稳,满怀悲愤地凝视着现场良久。
直到当天傍晚,彭总仍旧一个人站在防空洞口发呆。洪副司令走到彭总身边说:“该吃饭了。”彭总看看洪说:“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老夫算是捡了一条命。”
当天,彭总亲自拟电报稿,向中央军委和周总理汇报岸英牺牲之事,并建议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以象征着中朝两国的鲜血凝结成的友谊,教育中朝两国人民。毛主席同意了。
那封仅仅数十字短短的电文,彭总亲自拟写竟花了几个小时,可见他当时悲愤且复杂的心情。
04签订停战协定,彭总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1953年7月28日,彭总在志愿军代表团会议室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彭总签字后面对协定文本,对在场的将领们发表感人肺腑的讲话:我在签字时心中想,我方战场组织刚告就绪,尚未充分利用它给敌人以更大打击似有一些可惜,但是,实现和平,对人民来说,是高兴的!彭总的话,说明我军把实现人民和平的愿望看得高于一切。
在开城签定停战协定后,彭总不顾安危和疲劳,冒着刚刚停火可能随时随地有被敌方发射过来的冷枪冷炮击中的危险,坚持亲自到开城附近“三八线”前沿一些阵地视察。
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行进,每到一阵地彭总均下车察看,并向守卫阵地的指战员问候致意,表示深切的关怀,并嘱咐他们既要严格执行停战协定,更要提高警惕、严阵以待,以防敌人破坏停战协定。
他一溜一滑地登上前沿阵地的制高点,举起望远镜眺望军事分界线和敌方阵地。
他在开城松岳山上志愿军烈士墓地,迈着沉重缓慢的步伐,神情严肃,仔细地察看墓碑上的烈士英名,脱帽致哀。
当他在另一处见到指战员们正在清理战场、收集整理一些烈士们的遗骸和遗物时,再三叮嘱他们一定要妥当安葬烈士遗骸,保管烈士遗物,在烈士墓前一定要建碑列名,让烈士们在异国他乡安息。
在欢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日子里,当我们获悉彭总已从开城回到志司,并将出席总部举办的庆祝大会时,我们奔走相告。
当那天到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欢聚在作为大会会场的大矿洞两侧的山坡上,等候志司首长的到来,急切地想一睹各位首长的风采。
不多时,矿洞的远处传来了阵阵掌声,掌声由远而近,由低到高,首长们来了!走
在最前面的正是我们敬爱的彭总!紧随其后的有邓华、杨得志、洪学智、杜平等总部首长。他们都穿着崭新的夏季军装,神采奕奕,面带微笑。
此时掌声雷动,大家都非常高兴和激动。在欢呼的人群中有人自发地振臂高呼:首长们好!于是大家就齐声高呼:首长们好!首长们频频招手致意,说:同志们好!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在志愿军司令部驻地矿洞前合影。右起为甘泗淇、陈赓、彭德怀、金日成、朴一禹、金雄
我多次见过彭总,他在一般情况下神情都是比较严肃,甚至常有军人固有的威严,当然他对像我们这样的无名小卒也会显露出慈祥可亲的神态。
但是这一次我见到的彭总,他的表情展现出平时少有的愉悦和微笑。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彭总,他的音容笑貌常在我脑海里浮现,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