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出生的伟人(不可一世的屈原为何选择)

人人都知道的一位历史名人——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他一生忠君爱国,却落得晚年郁郁不得志,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屈原

屈原投江的故事,家喻户晓,关于屈原投江的原因,流传最广的是:屈原痛恨朝堂黑暗,君主无能,世事浑浊。然而,屈原投江,为何选择在当时被称为鬼节和凶日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呢?

郁郁不得志的屈原

屈原投江的故事,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其原因,各持己见。

屈原

第一种便是上述提到的屈原厌恶这个乌烟瘴气的朝堂和浑浊的世间。

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道:“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不忍浊世,自投汨罗。”刘向于《新序.节士》中道:“屈原疾暗世乱俗,汶汶嘿嘿,以是为非,以清为浊,不忍见于世,将自投于渊。”而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屈原列传》,也是持这种看法。

第二种观点是殉国说。

这种说法盛行于清朝至今。宋朝朱熹《离骚经序》云:“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清王夫之在《楚辞.九章通释》中认为,屈原看着郢都沦陷,国都被破,于是不忍看到国家逐渐灭亡,而投江以殉国。

第三种观点是屈原尸谏说。

王之江在(屈原之死鸟论》中认为,楚国濒亡,, 但屈原已经被流放了,没有办法再尽心辅佐君王。屈原在流放中也时时刻刻地想着自己的国家,希望楚怀王能够幡然醒悟,振兴国家。便采取尸谏之法,投汨罗江而死。

第四种观点是屈原是被楚王赐死而投江的。

这部分人认为,在史籍中有许多自沉、自缢、自鸩、自刎者,名为“自杀”,实为诛杀、刑杀。而且古代又有“刑不上大夫”之俗规。因此,“大臣有罪,皆自杀。”

这些人说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中的“ 流放”、“迁之”等词,都是赐死的委婉说法。

第五种观点是说屈原是被谋杀的。

这些人认为,屈原是做了秘密爱情的牺牲品,他最眷爱和迷恋的“湘夫人”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说屈原与郑袖私通而遭流放。而当楚怀王之子顷襄王继位之后,屈原的政敌对他进行谋杀。刺客在汨罗江上乘龙舟追杀屈原,屈原乘坐其他龙舟逃跑,后被刺客装入麻袋投入江中,并说此即为赛龙舟和包粽子之情形。

“端午”就是澄清谎言的意思。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可信度不高。


自杀地之谜

屈原为何离开楚国郢都,渡长江,过洞庭,溯沅水,千里迢迢来到现在的怀化市溆浦县,也引起人们的众多猜测。

屈原投江

有人说是因为“流放”,有人说是放逐,还有人说是组织军队抗秦教国,甚至说是为了寻找先祖的踪迹。

据考溆浦县屈原学会的会长禹经安认为,屈原没有在途经的“山皋”、“方林”等地停留,他的目的地也许是溆浦,而不是其他地方。

据考证溆浦是战国到西汉年间的战略要地,生活很多民族。禹经安分析说屈原来这是有目的的,他分析屈原来到这里是为了组织黔中军民“抗秦救国和寻找先祖的踪迹,这两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这里认为屈原是受怀王派遣,而非流放的。这也是历史上所谓的“南人反秦”。有人也说,屈原在溆浦生活十六年,这是屈原文化的摇篮,所以屈原最后于这里自杀。

鬼节投江

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楚国的凶日和鬼节。屈原为何选择鬼节投江自尽呢?

有人认为屈原早在溆浦就已萌生了“忽乎吾将远行”的离世思想;而且在《离骚》中也两次说到要像原殷朝贤臣那样,因谏不成而投水自尽。此后在《思美人》《悲回风》中同样多次提到“彭咸”。因此他就在这天投汨罗江自杀了,选择这天只不过是碰巧。

也有另一种说法,屈原是为追随舜帝而在这天自杀的。屈原是一位浪漫的爱国诗人,他曾称自己是太阳神的后裔,而舜帝正是楚国人信仰的太阳神,并且楚人会在五月初五拜祭舜帝。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他曾畅想与舜帝畅游仙山。于是屈原有意选择了拜祭舜帝的这天投江了,希望可以与梦中的舜帝相聚一堂,去完成生前不能实现的政治愿望。

屈原投江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们无法真正的看到过去的历史,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后人的揣测,从屈原投江以后,一切的秘密就已经随他而去,淹没在历史的洪流当中了。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西柚籽籽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