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7月15(龙抬头)

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去了,我们又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比较重的分量。

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有社日,就在农历二月初一,在唐朝就把这天被设为“中和节”;而二月初二就是我们常说的“龙抬头”。

那么什么是“龙抬头”,为何非得要在“二月二”这天?

“二月二,龙抬头”说法的历史起源

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很多,明代刘桐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还有关于“龙抬头”的说辞,是来自古老的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定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俗称“二十八宿”。“宿”,音秀(xiù)意居住。

在东方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

直到仲春时节,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但整个苍龙的身子还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而称之为“龙抬头”。

苍龙七宿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代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正是农事之始,播种劳作,祈望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疠丛生之时,人们期望龙能出来镇住毒虫。

“二月二,龙抬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节会。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也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二月二,葫芦岛有摸龙头的习俗

相传在宋朝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为百花生日,又名“挑菜节”,因为这一天十之八九会下雨,对蔬菜生长有利。

“花朝节”仍然被现代人喜爱和传承

元朝时把这一天也称为“踏青节”,百姓们在这天出去踏青。有的人踏青归家时,沿途采摘些蓬叶,在自家门前拜祭。据传这是仿照宋朝“迎富”的故事:宋朝有个人,在二月初二踏青时,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抱回家并将其养大成人。后来长大的弃婴便大富起来。于是后来很多人,都在踏青时拾些蓬叶回来在门前祭祀,表示祈求“迎富”。

二月二“引龙熏虫”

旧时,老北京在“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有“引龙熏虫”之说。

龙是鳞虫之精,龙出则百虫伏藏。清《帝京岁时纪胜》云:“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多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熏虫’”。

当年,老北京人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的说法。人们将过年时祭祀剩下的蜡烛,点着后,照亮屋架房梁及墙壁砖缝,以驱逐蝎子、蜈蚣等毒虫。这时,将要复苏的虫子被亮光晃照和油烟子熏射后,从屋架、枋梁和犄角、旮旯处自动掉下来,即可驱灭。

人们祈望“龙威大发”,及时兴云作雨,保障丰收;也祈望龙出而使百虫蛰伏,人类免于病役。例如:吃薄饼以作“揭龙鳞”;吃饺子谓之“食龙耳”;吃面条叫做“抽龙筋”;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叫做“食龙牙”。

二月二,吃龙食

男人们都在这天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早年私塾要在这一天收学生入学,叫做“占鳌头日”,预祝将来孩子们可中状元。

妇女们在这一天是不做针线活的,名为“忌针日”,据说是为了避免刺伤龙的眼睛。

二月二 接"姑奶奶"

老北京人习俗惯例,在这天要把已出嫁的女儿(称为“姑奶奶”)接回娘家。正月过年期间“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六到娘家拜了年,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尤其是新婚,正月里不能叫男人独守“空房”。

但是到了二月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即姑奶奶)“归宁”,住个十天半个月也是可以的。俗话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姑奶奶”被接回来后,一般多以薄饼(亦称“春饼”)进行招待。薄饼,这是北京民间特有的食品。是一种用白面烙成的双层荷叶饼,可以揭开,抹上用香油调过的甜面酱,卷上“盒子菜”(酱、肘子、小肚、香肠等数肉菜)、熏鸡丝、葱丝、摊鸡蛋、粉丝和各种春令鲜菜。很有节日意味。

既然是龙抬头,这一天里人人都要早起,寓意不要压在困龙之上,如果晚起床,压住了困龙头,则一年都会精神不振和萎靡。

您瞧,原来这“二月二”的讲究还不少呢。农历七月十五叫做“中元节”,二月初一日叫做“中和节”;一个是“天地两明月”,一个是太阳星君寿辰,一字之差,意思满拧。“二月二”又龙抬头......。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精深哟。

得,祝您“二月二”吉祥!可别忘了吃龙食呦~

最后,以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二月二日》结束之: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历史开讲#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中国文化研究CCF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0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