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痣是什么样子(小小一颗守宫砂)
说起金庸先生的小说《神雕侠侣》,不少读者的第一印象便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唯美爱情故事。然而,在这段等待了十六年的爱情故事里,还有一处与古代婚姻息息相关的神剧情,那就是小龙女下山一节。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笔下的小龙女,从小生活在古墓,本来不愿踏入凡尘俗事。谁知有一天晚上,小龙女不慎被欧阳锋点了穴道,偏偏那时杨过不在身旁,倒是小道士尹志平躲在暗中看清了一切。
可怜小龙女动弹不得,被尹志平蒙住双眼后一番巫山云雨,兀自以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杨过做的。
于是,就有了书中小龙女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入门时,师父都在我们手臂上点一粒守宫砂,现在却消失了……”
时光辗转百年,等到纪晓芙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后,同样掉到了守宫砂的大坑里。当时纪晓芙本是名门子弟,前途无量,谁料却意外失身杨逍,直接导致入门时师父点在手臂上的守宫砂不翼而飞了。
后来,灭绝师太手刃爱徒,引出书中一大段爱恨情仇,其最初的原因,不过是峨眉派例行检查守宫砂时,纪晓芙没能顺利过关。
一粒守宫砂,竟搅得江湖上不得安宁。这守宫砂究竟是什么?它又怎么会有令无数侠女为之心颤的强大能力呢?
01神奇的功能
关于守宫砂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当时的一本百科全书《淮南·万毕术》中说:
“守宫饰女臂,有文章。取守宫新舍阴阳者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
翻译过来就是,将守宫砂涂抹在女性手臂上,若是女性与男子做了不可描述之事,手臂上的守宫砂就会自行消失。
无独有偶,汉代的《博物志》中,也曾记载过这种神奇的东西。据其介绍,东方朔曾建议汉武帝,每天用朱砂养蜥蜴,等到蜥蜴吃够七斤朱砂后,就会变得全身泛红。这时,将蜥蜴杵出粉末,点在女性手臂上,除非女性行房事,否则守宫砂终身都不会褪色。
只要简单一涂就能保后院无忧,听起来这守宫砂真是又智能又神奇,效果简直比现代医美技术还要好。那么,守宫砂的效用,真的有传说这么神奇吗?
02无效的原料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守宫砂的原材料说起。
制作守宫砂所需的蜥蜴,的确是一味中药,但它的功效,是用于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恶疮等等疾病,跟女性根本沾不上半点边。
可惜蜥蜴实在太爱趴在房梁上,结果到了《尔雅·释鱼》中,它的形象就变成了:“蝾螈、蜥蜴、蝘蜓、守宫,一物形状相类而四名也。蝘蜓,守宫也。”
要说蜥蜴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它明明只是因为爱盘踞在人类的房梁上,所以得了个“守宫”的别名,谁知随着人们口耳相传,后世之人只知蜥蜴别名“守宫”,却不知这名称的真正含义,结果自行脑补将蜥蜴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发明以蜥蜴为原材料的守宫砂。
其实,蜥蜴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还有个俗名叫做“猪蛇婆”,李时珍还特别指出,蜥蜴的正确用法是将其内脏掏空再晒干或是熏干后入药,实在不用在蜥蜴临死前,再喂它吃一大堆朱砂了。
如此看来,想靠蜥蜴达到“守宫砂”的宣传效果,基本是不可能了。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蜥蜴吃下去的那些朱砂,发挥了神奇作用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古时称作“丹”,主要成份为硫化汞,《本草纲目》上说它可以“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能发汗”。
按照现代医学理论,朱砂能够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但想要靠着这玩意鉴别女性身体状况,无异于痴人说梦。
即使是在医学条件尚不发达的古代,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了守宫砂的不靠谱。比如参与编撰《唐本草》的官员苏敬就曾说:“守宫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
这意思是,守宫就是蜥蜴的别名,有些地方也叫这东西壁虎。你要说这家伙喜欢呆在屋壁上我相信,但若说它吃了朱砂再磨粉,可以检验女性身体状况,这不是收我智商税嘛。
03真正的用途
苏敬的话仿佛戳破了皇帝新衣的谎言,然而在他的高声疾呼下,“守宫砂”谣言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流传千年不衰,直到后世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中,也不得不含蓄地说一句:“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恐怕别有术而不传。”
从苏敬到李时珍,“守宫砂”明明多次被医学大V科普无效,为何还能一直流传下去呢?
因为,守宫砂的传播基础,不在医学上,而在礼教上。
程朱理学兴起后,社会舆论对妇女的道德要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那一时期至高无上的真理,这直接导致妇女在陷入深深的贞洁桎梏中。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守宫砂”之说大行其道。礼教社会将守宫砂点在了女性手臂上,也嵌入了女性心里。多少女性因为臂上一颗小小的朱砂痣,背负上被社会舆论强加的道德枷锁,惶惶然不可终日。
那时的人们,或许早已不关心守宫砂究竟有没有医学理论依据,他们要的是妇女从心理到身体,完全服从“妇德”的要求,对婚姻生活中各种不平等逆来顺受。
于是,人们一边威逼恐吓,让女性点上守宫砂;一边宣传褒奖,一女不嫁二夫的光荣事迹,再配上一座贞洁牌坊,将女性彻底压在礼教的大山下。
小小一颗守宫砂,便是古代女性婚姻地位的见证者。不信,试看那一点猩红中,流尽了多少女子的眼泪。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参考资料:《淮南万毕术》、《博物志》、《本草纲目》、《唐本草》、《尔雅·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