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土的字(金木水火土)

“五行”和“黄老”、“佛学”的关联

虽然热度已过,但是相信大部分网络上的朋友现在依然对《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记忆犹新。

《大秦赋》里有这样一个设定,身为荀子门徒的李斯曾与韩非子为同窗,共同就学于齐国的稷下学宫。

两人的深厚友谊令人为之动容,也令人对秦国统一天下前的那一段历史心生神往。

其实,就在和李斯同时代的时间里,阴阳五行学说也随着它的创始人——邹子而走遍了战国的四方土地。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毋庸置疑地,它对于中国道教的影响最为深远。

但是,它却不能简单地与道教的发源思想——黄老之学相提并论。

黄老之学的思想成于战国中期,在西汉兴盛,东汉以后便为人广泛接受。

三国魏时期,朱士行出使西域,为中国带来了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大乘佛教经典《大品般若经》(由朱士行的弟子弗如檀送回)。

此后,黄老之学进一步与佛教思想相融合,这暂且不提。

早些时候,在三国时期,黄老之学就十分鼎盛。当时,相关的、比较著名的事件有“太平道”。

般若经

东汉末年,大乘佛教流传之初遇到困境,和本土“五行”文化互相融合增加影响

而在同一时期的东汉末年,也就是大乘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的时期,

当时著名的高僧有康僧会、支娄迦谶等人,都是葱岭以西的西域人士。按照现在国土划分,大致是今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北方边境一带人。

外籍高僧,如果不通汉语,也很难传教。所以说,这些人必定是通汉语的。

只是高僧们的传教时间比较特殊。东汉末年的3世纪,正是大乘佛教刚刚在印度诞生并走向鼎盛的时间。因为大乘佛教的历史还短,所以小乘佛教思想在当时仍旧占据着一席之地。

这点,一直到三国魏时期,朱士行前往西域于阗国时,仍旧是如此。小乘佛教在当时仍旧是西域于阗国的主流宗教,甚至能影响于阗国王的决策。

这一点原因就导致了大乘佛教在中国传教时容易引发歧义。

而且,印度当时的大乘佛教也与现代人心目中的大乘佛教有许多不同。

现在的中国大乘佛教,虽然分为八个宗派,但互不干涉。每一个宗派的弟子都只修本派的法门,不会染指别派。如果所修法门过多,反而成了异类。

但这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却不一样。在印度,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同时修两个、三个宗派的法门都很正常。

甚至,有些人同时信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些人同时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有些人同时信奉佛教和基督教。宗教信仰多达两三种的情况下,以多种法门修行并不常见。

这和古代中国截然相反!

究其原因,印度是一个宗教氛围十分浓厚的国家。这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一点,在现今和古时候都是一样的。

这一点也使得中国最初的大乘佛教思想驳杂不堪,难以形成完整统一的框架。

在当时,以安世高(东汉时来汉传教的高僧,原为西域安息国太子,放弃王位剃度出家)为首的,是小乘佛教信仰者;以康僧会为首的,是大乘佛教信仰者,

魏晋时期的朱士行,便是因为读佛经时遇到了前后文本不通、同一问题诸家解释不通、很多问题没有解释等问题,才毅然决然踏上了西行之路。历经千辛万苦,经古丝绸之路步行至今新疆最西边的于阗古国(今和田县)。

因受于阗国小乘佛教徒的阻挠,高僧未能得到于阗国王将大乘佛教典籍带回中国的允许。

此后,高僧索性定居于阗,以毕生心血圆一宏愿。朱士行,这位中国历史上汉族第一位剃度的僧人,和他的弟子,就此组成了茫茫沙海中一道延绵不绝的佛路!

这条佛路,以洛阳白马寺为终点,开始为中国佛教带来兴盛之光!

相传,摄摩腾和竺法兰带着大乘佛教典籍刚来到汉地时,汉明帝因梦境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白马寺建成后,五岳道士主动请缨,和摄摩腾、竺法兰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史料记载的佛道斗法。盛况可谓空前!

官办寺庙的修建固然令人可喜,但本土高僧的面世,才是当地佛教走向兴盛的象征!

佛教逐渐走向兴盛,开始和道教抢占市场,但是这并没有使得五行学说走向衰落。相反,五行与五方、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早就与深度融合,进一步向了人们的生活。这一切固然和“阴阳五行学说”本身的生命力有关,但也和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为增加影响力而大规模地和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自然属于底蕴深厚的那一类。

白马寺水陆法会

秦汉之际,“阴阳五行”思想就曾“大放异彩”!

不过,五行思想的产生,却不在这一段历史中,而是此前的两汉时期。

仍旧以佛教发展历史为线索,说起两汉时期信奉佛教者,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楚英王。这位汉明帝的异母弟,是中国历史记载中第一位信奉佛教的汉族人

他是一位贵族,这就从历史层面上揭示了佛教最开始在中国的贵族阶层间传播;他在分封诸王中地位卑微,又体现出佛教在当时的不受重视;而他对于佛教的理解,就显示出了人们当时对佛教的普遍认知。

《史记》中记载:“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

这里明确指出,楚王刘英,在浮屠祠里诵念的是“黄老之微言”。而浮屠,即Buddha的音译说法,可以理解为佛、佛教、佛塔等多重意思。

中国古话有这么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里的浮屠就是佛塔的意思。

而黄老之学,便是当时和五行学说交织最深的学说,此后又形成了中国道教。

说了这么多,总没进入正题,也该说说五行学说是什么了。

“水火金木土”相生相克,这大家应该都知道。相克的顺序顺着念,相生的顺序倒着念。

举个例子,以五行学说出现的战国末年为例(当时这种学说迅速流行被列国所接受),秦国一统天下后自认为承上天水德,并且史无前例地认定周朝属于火德。原因可能是周朝礼制中赤色最为尊贵。周朝的鞋子,都以赤舄地位最高。

水克火,所以秦朝统一天下,是名正言顺的,奉天承运!

秦二世而亡,汉朝一统天下后自认为属土德。因此,从汉武帝之后,中国服色以黄为尊。当时天子的舆服是黄色的,甚至还在后代演变出了“金龙”这种以金色为尊贵的审美观。

为什么汉朝自认为属土德呢?

因为土克水,所以汉朝也是奉天承运。

在五行学说中,世间万物,包括王朝兴替都是这样在“水火金木土”相生相克中无限循环的。

这就是“天道”,也就是上天的旨意。说起来很有意思,五行学说创立之初的战国末年,天下一统的王朝只有四个——虞、夏、商、周。其中,虞属土、夏属木、殷属金、周属火。为了预测下一任帝王花落谁家,邹子才提出五德终始说,提出下一任帝王一定是以水替火的水德帝王。现代人看过去,自然就能明白,这是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正统性而服务的理论。

这套五德终始说,就是五行学说的最初版,1.0版本。

当然,汉朝确立自己“承土德”的历史还有些迂回。

汉高祖刘邦,自认为奉上天火德,所以在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中,刘邦是以赤帝子的形象出现的。

这个赤帝自然不是凡间的帝王,是天帝,主管的方位是南方。

其实,这里就显得刘邦没文化了。

首先我们讲,故事里刘邦是赤帝子、奉火德。

为什么要斩白蛇呢?

因为白色象征着金德。刘邦认为秦朝属金德,火克金,为了表现出自己造反的正当性,那条蛇才无辜地成了白色。

现代人都知道,所有白色的动物都是白化病的产物。白蛇一般都视力不好,所以刘邦即使斩蛇了也只是斩了只“瞎子蛇”。

刘邦斩白蛇

当然,这不是刘邦的可笑之处,可笑之处在于他认为秦朝属金德纯属误会。

何为误会呢?

在秦始皇之前,秦国的历代君主,大多祭祀的都是白帝祠。

所谓白帝祠,也就是金帝祠。秦始皇的祖宗,秦国开国君主——秦襄公,祭祀的就是白帝祠。

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祭祀的也很可能是白帝祠。

秦昭襄王死后,他的儿子安国君继位,当了3天皇帝就升天,尊号可能都还没来得及定。秦国以孝治国,这点上和汉代是一样的,他死后就称为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嬴子楚继位——也就是秦庄襄王。

3年后,秦庄襄王升天,秦始皇九岁继位,此后二十二岁亲政,距离秦昭襄王死时,不过三十年的功夫。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秦昭襄王的父亲是秦惠文王,他的父亲是秦孝公。也就是说,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连续的五代秦国帝王,尊号高度重合!

这固然和历史的巧合有关,但我估计,也和古人习惯从祖先的名字中拿出个别字来为自己起名的习俗有关。

比如说,战国时期的孔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孔子本来不姓孔,他的六世祖是宋国的大臣“嘉”,人称宋公嘉。他的字是孔父,所以孔子就从他的字里取了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姓。

说回正题,正因为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的这一段秦朝历史距离不远,所以在古代信息不流通的社会里,“野人”刘邦可能是纯粹因为不关注时事而搞错了。

特别是在他造反的动荡年代,高级知识分子找不到、周围全是土秀才,秦始皇正式定秦朝属水德这桩子事被忽略了也实在正常。

虽然按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秦汉之际,五行的确定还关乎到服色问题。秦朝以玄色(黑色)为尊,不同等级的百姓衣服颜色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如果穿错了衣服颜色是犯法的。当然,要穿错衣服颜色,首先要私藏赃物,这也是犯法的。

不过,刘邦起义时结交的都是些游侠。所谓游侠者,今人称之为逃犯。

这些人往往因为身上背着大案要案,隐匿于深山老林之中,做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寡人。

猛地一下造反,记忆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也很正常,穿点“犯法”的衣服那就更正常了!

总之,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刘邦斩白蛇的传说无意中反而成了刘邦身上最大的笑柄。

之所以这么说,还有一点原因?

水克火,如果刘邦是赤帝子,按照五行学说,他的造反必定失败。结果他成功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汉高祖刘邦造反成功以后开始祭祀黑帝祠,黑帝属水德,他这算是成功之后,自己再把自己给反了!

这就证明所谓上天旨意,都是统治者编出来的把戏。

华山南峰金天宫——又称白帝祠

当然了,这个不管。反正刘邦的重孙子——汉武帝后来帮他把这个谎圆上了。

五行中,“水火金木土”的土放在中间,这就是汉武帝的功劳。汉武帝之前,“水火金木土”也有,但是土德的存在感很弱。

代表土德的天帝是黄帝。

那时,黄帝管辖的地方不在四方正位上。古代审美观以正为尊贵,所以黄帝在天帝中地位卑微。

汉武帝时期,因为朝廷要信奉土德,所以黄帝的身份被拔高了。

自汉代群臣经过文帝、景帝、武帝三朝“跨朝代会议”后,汉代奉上天土德的事情被敲定,汉武帝立马下了一个决定,让黄帝坐镇中央,“制四方”!

于是,那之后,黄帝不再是一个专管边边角角的天帝,而成了中央之主,“佐后土”。

因为信奉土德,汉代还以“黄”为尊。此后,敦厚朴实的汉族人就世世代代形成了以黄色为尊贵颜色的审美观。黄色也慢慢演变成了帝王家专用的尊贵颜色。

至于到了近代,这个颜色和苍老师之间那不得不说的故事,请大家不要和这里扯上关系!

俗话说得好,人一有钱就膨胀,汉武帝并不满足建立黄帝的超然地位。

日后,他还创立了一门新神——太一。

所谓太一者,五帝的顶头上司是也。

《史记》中记载,"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也就是说,五帝是太一的辅佐。按照明清两代的说法,五帝就是内阁大臣,太一就是皇帝。

就这样,汉武帝通过“造神”成功地把宗教神权紧紧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这再次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封建时代的宗教神权就是统治者收拢权力的工具。

以上就是五行学说在秦汉两代成形的历史。在汉武帝确立土德之后,汉代开国时“五行混乱”的局面才得以终结,确立了秦始皇一统天下正当性的阴阳五行理论又一次回归正轨,并且气势汹汹,以更加凶猛的姿态进入了历史潮流。

在秦汉两朝,五行与五方、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等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一套阴阳五行学说。

这套理论后来不仅被道家借鉴,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直到现在,中国的农历上还能见到完整的影子。

这也就是说,汉代以后,这一套学说历经几千年历史,从未更改!

这是何等的普适思想!

一种学说能历经数千年不变,而被人民近乎永久地铭记。

秦汉两朝自然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但仅仅如此而已吗?

作为今人而言,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疑问。

是不是其中还有什么秘辛?

事实是,还真有这么一个半真半假的秘辛。

“汉武帝”身着龙袍游园

“阴阳五行”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周朝?

究其源流,五行的说法还真可以追溯到周朝。

四书五经大家都知道,这是孔子受周朝思想熏陶而写就的几本书籍。

其中的《尚书•洪范》就曾记载过“水火金木土”这五种物质。

不过,在书中“水火金木土”仅仅是划分事物的一种方式。

而且,顺序也是“水火木金土”,与阴阳五行学说并不完全相同。

《尚书•洪范》记载:“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大家不介意阅读一下本人糟糕的翻译的话,可以阅读如下的文字:

  • 万物可分为五行。一称为水,二称为火,三称为木,四称为金,五称为土。水,向下滋润万物;火,在上照耀(炙烤)万物;木,既可以笔直,也可以弯曲;金,可以变革(可以炼制器具);土,可以用来种植和收割庄稼。润下的水是咸的,炎上的火是苦的,木是酸的,金是辛味的,庄稼是甜的。

就其表面意思而言,这几乎可以看作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朴素总结。

我们知道,现今出土的最早铁器和青铜器都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这其中对于金的描写,很明显可以契合这一点,我们可以直白地将其理解为金属。

《尚书•洪范》——元代赵孟頫版

如此说来,“水火木金土”刚刚出现时,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没有半点关系?

不然!

因为《尚书》虽然号称是上古时代史书,但其实这本书很有可能是伪造的,伪造的人物可以直指一人——东晋人士梅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引用自头条百科

这也就是说,现今流传的《尚书》二十八卷全都属于梅赜进献版。虽然传统观点认为《周书》从《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但仍旧存在争议。

正是因为今本《尚书》存在诸多争议,所以不能断言阴阳五行学说就产生于周朝,甚至于之前的上古时代。

这么看来,追寻阴阳五行学说的旅程只能暂时停下来了。

这很让人可惜!不过历史在进步,说不定,不久的未来我们就又能从考古学中找到些许线索。

而且,至少现在我们明白了,在中国,五行的历史和佛教一样,从战国末年开始。

五行——金木水火土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思白生看热点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