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古代名字和身份(没有身份证)
25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哲学论断: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后来,这灵魂三问成为了哲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引得无数人剖析内心,想要探究一二。
人们对于身份的清楚认知,不仅需要自我认同,还需要外界肯定,例如为了证明公民身份,很多国家都会为人民颁发身份证。
尽管它只是一张平平无奇的卡片,但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大到买房、结婚,小到买票、考试,都离不开身份证,因为它是受法律保护的,证明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
身份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那么,在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没有身份证的古人如何证明“我是我”?
其实,充满智慧的古人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并发明出了能够证明身份的物件,其作用和现代人用的身份证基本一样。而且,随着朝代的更迭,“古代身份证”也在不断升级···
秦代照身体帖:中国最早身份证
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身份证诞生于秦朝。当年,大臣商鞅主张变法,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颁布了数条法令。其中,为了规范户籍制度,他发明了照身帖。
照身帖是由官府发放的,由竹制作而成的“名片”,上面有持有者的四条信息,分别是持有人的姓名、职业、照片和朝廷公章。与现代身份证相比,照身帖除了没有家庭住址以外,其他方面都基本相同。
当然,照相术是近现代才发明出来的,所以,照身帖上的所谓“照片”,实际上是持有人的画像,是由朝廷指定的画师所画。
然而,与追求写实的西方素描不同,中国古典绘画主张写意,追求一种“神似而形不似”的境界。所以,百姓本人经常与自己照身帖上的画像有所出入,甚至判若两人。
照身帖之于秦朝人,就像身份证之于现代人,其重要程度是不可小觑的。商鞅在颁布照身帖制度时规定:“外出远行、住店打尖者必须出示本帖,否则不能出入城楼关口,也不能在客栈留宿,甚至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自从有了照身帖之后,秦朝的户籍制度确实规范了许多,便于朝廷统一管理,这是一项极具创新意义的改革措施。然而,商鞅变法对旧式贵族造成了严重威胁。以至于贵族势力无所不用其极,欲将商鞅除之而后快。
商鞅听到一个内部消息,秦惠文王会对他下手。商鞅十分害怕,趁着夜色逃出城外,向着边关去了。到了边关以后,身心俱疲,饥肠辘辘的商鞅方才放下戒备,想着找一家旅店投宿。
当掌柜的索要照身贴时,商鞅才发现自己忘了带。说来也是,换谁听到自己将被暗杀的消息,一定会惊慌惊慌失措,只顾跑路,哪还会记得带东西呢?
摸摸空空如也的口袋之后,商鞅开始和掌柜的说好话,希望可以通融一下。掌柜的也非常难办,因为官府对照身帖查得厉害,他一个小小的掌柜,岂敢冒险包庇呢?
当初,商鞅制定照身帖,是为了改革。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一天,竟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走投无路之际,他只能继续逃亡。可是还没走出多远,他就被秦惠文王派来的杀手逮捕,最终受以车裂的酷刑,含冤而死。
隋唐鱼符:“身份证”的广泛运用
到了隋唐时期,鱼符成为人们的身份象征。所谓鱼符,是朝中官员使用的符契,其外观为鱼形,小巧圆润,设计精妙,分为左右两部分。合在一起时,是一个极具立体感的精美物件。
在古代的皇权统治之下,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不同的阶级,分别是士、农、工、商、奴。而鱼符,并不是全民所有,而只是在官府当差的官员才有资格拥有。可见,鱼符是多么重要。
为了避免鱼符丢失,官员在使用鱼符时也会留个心眼,外出办公时,他们会将左符放在家中,而将右符随身携带。如果一些场合需要官员自证身份时,他们就会拿出优符。
值得一提的是,鱼符出了事身份的象征,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充当兵符,用来调遣军队。当然,并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实行这个权力。只有都督、将军、节度使之类的官员才有资格。
在一些讲述唐朝历史的影视剧中,观众也会经常看到主角使用鱼符的场景,这与真实的历史记载非常吻合。
到了宋朝时期,鱼符制度被鱼袋制度代替。去年,古装剧《梦华录》热播,剧中,陈晓饰演的男主角顾千帆,不畏官场沉浮,一步一步往上爬。一次,他立下大功,皇上册封他为副史大人,赐借绯,赐银鱼袋。
一个小小的银鱼袋,就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当顾千帆身穿红衣,腰佩鱼袋,打马上街时,百姓会对他投来尊敬和羡慕的眼光。此等荣誉,论谁不想拥有呢?
在朝中当官,也分三六九等,银鱼袋,可与金鱼袋相比,则逊色不少。所以,为了高贵的身份,官员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明朝牙牌,清朝腰牌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官员们的身份象征不断改进。明朝官员使用的牙牌是由象牙制作而成。无论古今,象牙都是十分珍贵的。所以拥有牙牌的官员,自然会觉得高人一等。
清朝的腰牌则更为实用,由铜制成,上面会写上持有者的姓名、年龄、职业、单位、官衔等必要信息。有的甚至还会把拥有者的面部信息录入。如此看来,就和现代身份证大差不差了。
与前朝只有官员才有“身份证”不同,清朝的腰牌更为普及。除了朝廷官员以外,部分从事特殊职业的人也会有“身份证”。例如朝廷会向和尚颁发度牒或戒牒,作为他们的身份象征。
在大部分人眼里,和尚六根清净,一心向佛,终身不出寺庙,终日背诵经文。但实际上,和尚也会定期外出,普渡众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所以每当外出时,和尚就必须携带度牒或玉蝶,以备出入门时使用。
在古代,尽管社会不够发达,没有照相,没有计算机识别技术,但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会发明出“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