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方位(易经)
我们继续来聊聊“震卦”后的一卦:“巽卦”。
1.巽卦的结构。
巽卦是八卦中为数不多的,主要取象有两种的卦。这是由于,一种象不足以说明这一卦的性质。
那么这一卦通过取象告诉我们什么呢?
1.取象木,是想要说明只有建立稳定的“地道”,这一卦的状态才能够稳固下来。“贞固足以干事”,巽卦初爻为阴,说明事物必须有强健的内核,这种内核主要是对地道的感受与发挥,从而给整体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取象木,确切的说,是具有坚韧根茎的参天之木,映射了在这一卦的情况下,对“地道”的感受、理解和应用尤为重要。
2.取象木,还想要说明,巽卦的稳定,需要对“文”的应用。中国文化中“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周易•系辞》中说:“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文”,通“纹”,是指各种事物上的纹理,图形,其本质是指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一个系统中的要素,正是通过各种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这些联系,很多是能够从外观上观察到的,比如大地上的联系,各种河流;叶子的脉络;树皮的纹路等等,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古人认为各种纹路都阐释了事物结构的某些秘密,通过理解这些结构,就能理解“道”。
通过对各种各样纹路的观察和思考,人们总结出来八种纹路组成的基本规律。“纹”将整个系统串联了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巽卦的下一步发展,就是要用“纹”串联起整个体系,让这个体系不再崩裂,回到相互激烈的碰撞、摩擦的状态。
人类社会的“文”,就是各种制度,文化,语言等等,这些东西将原本不认识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在巽的阶段,需要建立制度,规范,如同纹路一样,由一个点能伸展到整个系统的各个角落,打破“震卦”阶段不同团体构建的壁垒,将整体串联起来,不再分裂。
3.取象木,是为了说明“巽卦”如何由“震卦”的混乱状态中走出来。取象风,是想说明,巽卦如何继续发展。震卦的阶段,系统内形成一个个团体,相互之间为了发展的空间和资源争斗不休,到了巽卦,从震阶段过来的团体仍然存在,要整合系统,就需要弥合各种裂痕,并且打破壁垒,建立不同团体之间的“生”、“克”关系。所以,就需要改变原本团体的结构,瘦身,就是首要选择。
取象风,阐释了“巽卦”发展的第一要务,给震卦遗留下来的团体瘦身。像风一样,将那些根基不牢固的事物从原本的枝干上吹落。这样做,一方面,控制前一阶段事物的无序发展,建立系统内的平衡;另一方面,给系统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培养新事物,构建整体性的系统内结构。
巽卦的状态下,“震卦”阶段团体建立的壁垒开始松动,甚至消失,这里用虚线表示。中爻大部分还是震卦时期留存下来的,他们与巽卦的联系并不完全一样,其中稳固的联系用实线表示,不稳固的用虚线表示。中爻层次内的事物之间开始建立有序的联系(在“五行”中我们讨论过,相互之间的“生克”关系)。用红色虚线表示。
按照层次结构重置要素的定位,得到上图。
忽略系统内部联系,抽象出不同层次的阴阳状态,如上图。
忽略层次内的要素,得到巽卦卦画。
2.巽卦的性质解读
小蓄。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蓄,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蓄。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蓄;君子以懿文德。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柔得位”不是说四爻为阴,所以柔。而是指由震卦转换为巽卦,这一状态能够稳定,四爻中的事物能够保其位不失,就需要采用“柔”的行为方式。也就是,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系统中各要素的能动性和关系,来实现巽卦阶段要完成的目标。而且发展常常进退无常,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以刚硬的手段强制推行巽阶段的目标,容易让前一阶段留存的团体结合起来,威胁目标实现,甚至破坏当下的结构。
“上下应之”也是巽卦稳定的重要条件。震卦阶段各个团体之间的吞并,争斗必须达到一定的平衡,相互之间不再有强烈的意愿将争斗继续下去,这为上应;内卦支持外卦初爻对外卦的整合,这是下应。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健,原指强壮,身体好,后引申为善于,精力旺盛。健而巽是说在巽的阶段,初爻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在巽的阶段,一方面需要对系统内的事物发展情况进行监督,避免无序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构建新的体系,积极推广。这两方面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刚中,是指四爻对于发展方向的坚定,故刚,却不是行为方式的刚硬。长久的坚持给系统整体带来发展的机遇,就能团结大众,故“志行”。亨,指“嘉之汇也。”当新的制度,文化在推行中见到了成效,得到认可,人们从内心中拥护了,很多顺应“道”的发展在各个层次内部就会出现,有益的联系也会自然的发展。
“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密云不雨”是指巽卦的下一卦,坎卦转变的情况还没有到来。在《易经》中,来表示发展的方向由外而内,往代表由内而外。“西”是指“坤卦”,自我西郊,相当于“泰卦”,天地尚未相交的情况。这句话总体意思是说,巽卦的情况适合外向发展,但是由巽到坎的条件还不成熟。
“君子以懿文德”的含义在开篇,与巽卦取象为木的第二种情况相合。这里就不再赘述。
这里我们对“六四”专门提出来说明,其含义就是指这一卦需要调和前一阶段遗留的系统内各团体之间的矛盾,使原本混乱的系统成为一个整体,不再相互劫掠,“血去惕出”。
3.从象、术、理三方面的总结
象:巽卦中,震阶段建立起来的区域封闭性开始瓦解,三爻中的流动性明显加剧,三爻内部的联系也开始变得直接且复杂起来。中爻内部的联系开始变得有序和稳定。三爻和二爻中的事物状态都由阴转阳,明显开始由封闭变的开放。
最为明显的情况是初爻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整个系统开始围绕初爻运转。在消弭团体之间的怨愤和屏障之后,总体性的规则和促进整体融合的方案被提出来,并推广。系统内部的联系开始变得具有层次性。
在巽之前,联系主要是资源流转,在巽之后,信息传递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一个整体,巽卦开始表现出对外部刺激更为高效,有很强的修正能力。在巽之前,系统对外更关注资源(天),巽之后,开始渐渐的加强对规则,规律的认识(地)。
对外发展主动且有目的地性,也不乏对环境的好奇与包容。
理:只有震卦阶段,各个团体有足够的差异性,并且相互之间能形成稳定的制约,向下一个阶段转变才真正变得可行。在历史上,由震而巽的转变往往反复不定,本质上在于这种稳定性没有构建起来。比如秦的统一,战争的方式实现的只是地域上的统一,但是人心思动,并没有安静下来,始皇帝通过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建驰道的方式来打破壁垒。通过搬迁贵族的方式避免世家大族积蓄力量,但是旧贵族和人民的联系并没有切断,秦并没有来得及在各个地区培养与中央政府一致的基础势力。当来自于初爻的控制力衰弱,整个系统迅速回到震的阶段。汉经历连番大战后,百姓已经厌倦了打仗,分配土地,休养生息,经历文景之治,几代人后,民众彻底认同了汉,这时候巽这个状态才稳定了下来。
当震向巽转变的契机出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实现这种转变,这时候对初爻定位的要求是很高的。“懿文德”,建立统一的信息传递体系,统一的物质流动体系,打破原有的桎梏,构建新的,更有效沟通系统内部的联系。消除遗留团体中的冗余,剥离不必要的要素,建立中爻内部的平衡。通过促进三爻的流动性,和系统内信息传递的效率,调整要素状态由阴而阳。
从“德”的角度来看,系统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在给系统及其内部要素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凡是违逆这条的发展,必然是不可能长久的。
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系统内部还处于震的状态,各团体之间的平衡还没有出现之前,因为悲天悯人或责任心急于完结震的状态是很难的。
通过激烈的战争加快这个阶段的进程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老子说:“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自然的发展经历震而巽,要比通过统一战争达到这个目的面对更少的阻碍。战争只能保证地域的统一,人心也许并没有安稳,甚至更加躁动,通过战争手段,必须想办法压制这种躁动,用时间和新一代的人来消除躁动。但是在这之前,初爻都是坐在火药桶上。
所以后世在面对这个阶段,往往是刚柔并济。调整中爻内部的结构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用温和的手段实现稳定,在实践中往往并不介意运用“刚”的手段,坚决的镇压。(这样的手段有很严重的后遗症)
一旦出现了震卦向巽卦转换的契机,就需要把握机会。充分的利用系统内和系统外的所有力量,尽可能结合更多的力量,放下个人视角,以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建立信誉。
巽卦的稳定最终要给系统内提供新的动力。这一点其实不难实现,打破壁垒,让资源和信息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动,二爻和三爻由阴而阳的转变就很容易实现。但是必须以规则约束,保护正常的发展,坚决打破原有的区域保护。
构建二爻层次内的“生克”关系,调动三爻内的流动性,改变二爻对三爻排他性稳定联系的状态。
消除在震阶段出现的冗余(过度的防御力量,保证自身运转的各种冗余机构,对资源低效利用等等)。
构建层次性的系统体系,保证体系间的有效联系。
约束原有团体的发展,在此外创造新的发展机遇,让这些新的力量受到更少的外部影响,更多的利用其“自性”与环境更好的相合。这些新的力量一方面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也往往是系统从巽向坎发展的契机。